2010年1月13日,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发表题为《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民航强国建设。在讲话中,李家祥局长深刻论述了民航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阐明了民航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民航强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提出了我国民航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选择,重点明确了民航强国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该从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民航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
李家祥说,建设民航强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持续安全为前提,以提升发展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确立民航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突破口,加快建设民航基础设施网络,加强统筹协调,理顺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用航空体系,全面提升我国民航业综合国际竞争实力,促进国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所谓民航强国,是指民航业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表现为民航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战略作用,安全好,贡献大,运行品质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李家祥在讲话中明确了中国民航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伴随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航强国初步成形;到2030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中国民航将分两步走。第一步,从现在起到2020年,为全面强化基础阶段。第二步,从2020年到2030年,为全面提升飞跃阶段。到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公认、可堪自豪的民航强国。
李家祥说,推进民航强国建设,与民航业改革发展建设的各项工作密切相关。必须突出重点、寻求战略突破点,紧紧抓住事关民航强国建设,能统领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基础性工作,形成全行业统一的战略意志行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全行业要以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为重点,以拓展航空运输服务为基础,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推进持续安全、大众化、全球化三大战略。
李家祥指出,在建设民航强国的过程中,民航各企事业单位都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其中,航空运输体系中的航空公司、机场、空管、服务保障等运行主体是主力军,航空公司又是排头兵;通用航空体系中的各运行主体,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作用。要围绕全力支持我国航空公司做强做优做大,持续全面提升这些运行主体能力,形成航空公司强、机场强、空管强、服务保障强以及通用航空系统强,各运行主体战略协同力强的发展格局。
他强调,要全力支持我国航空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要构建布局合理的机场网络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航空枢纽;要构建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推进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设;要全面构建安全、高效、经济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培育有力支撑民航强国建设的适航与维修、航油、航信和航材等保障体系;要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拓宽通用航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领域。
李家祥指出,要切实做好民航各项基础工作,为实施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保障。他表示,推进民航强国建设,需要从国家发展战略、政策等方面予以保障,做好相关基础工作。要努力提高建设民航强国战略层级,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有关机构加大对民航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发挥国家民航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提高对行业发展引领和安全监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关键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科教创新体系建设。
李家祥还从深刻认识民航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紧紧抓住建设民航强国的历史机遇、正视建设民航强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三个方面论述了建设民航强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能性与现实性,鼓励民航人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增强信心,坚定意志,扎扎实实推进建设民航强国的工作。
他希望全行业共同思考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课题,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围绕建设民航强国,清晰战略定位,谋划发展思路。他表示,虽然实现建设民航强国战略目标任重道远,但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要全行业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砥砺斗志,开拓创新,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民航强国的宏伟目标!
2009年,中国民航逆风飞扬
2009年,中国民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认真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行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十项措施,统筹做好保安全、扩需求、控运力、增效益、抓服务、促建设、推改革、维稳定等各项工作,有效扭转了生产效益一度滑坡的态势,在全球民航取得了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优异成绩,呈现了安全状况保持平稳、国内运输迅速回升、增长结构趋向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得以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保证了运输飞行和空防安全。全行业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截至去年底,航空运输已连续安全飞行61个月、1825万小时,创造了新的安全纪录。通用航空事故比上年下降12.2个百分点。
——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分别突破400亿吨公里和2亿人大关。根据快报统计,全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为427.1亿吨公里、2.3亿人和445.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3.4%、19.7%和9.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500万人次,预计列世界机场排名第4位或第3位;武汉、长沙、厦门、南京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1000万人次,全国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到14个。运输增长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呈现四个特点:国内运输增长好于国际运输增长;客运增长快于货运增长;中、小城市机场业务量增长快于大、中城市机场增长;西部、中部、东北地区运输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增长。
——通用航空增长加速。全行业完成作业飞行12.6万小时(不含院校训练飞行),比上年增长13.5%。截至去年底,有通用航空企业99家,比上年底增加20家。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行业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71亿元,利润总额122亿元,比上年减亏增盈382亿元。其中,航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0亿元,利润总额74亿元,比上年减亏增盈392亿元;机场实现营业收入340亿元,利润总额30亿元,比上年减少5亿元;保障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1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比上年减少5亿元。中航集团经济效益继续保持领先,东航、南航集团大幅扭亏增盈,春秋、吉祥航空公司表现出较强盈利能力。华东、中南地区机场整体盈利,西北、东北地区机场整体盈亏基本持平。
——服务质量有较大改善。9家主要航空公司平均航班正常率为81.9%,与上年基本持平。旅客投诉率为百万分之0.95,比上年下降54%。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全球著名的旅游杂志评选的世界最佳十大机场中名列第一。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被全球著名的航空公司与机场服务调查和咨询机构评为“四星航空公司”。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600亿元。民用机场航站楼总建筑面积增加66万平方米。新增腾冲驼峰、玉树巴塘、伊春林都、大庆萨尔图、鸡西兴凯湖和佛山沙堤(军民合用)等6个运输机场,全国颁证运输机场从2008年底的160个增加到166个。机场设计、施工项目分获鲁班奖等国家级奖项10余项。
——对外关系获得新发展。与克罗地亚、智利、苏丹正式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截至去年底,我国共与112个国家签署了航空运输协定。
——保障完成重大、紧急航空运输任务。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重大航空运输保障、运送救灾物资、接返滞留旅客等重大紧急航空运输任务。
民航局负责人表示:2009年中国民航之所以能取得这样显著的成绩,一是得益于国家经济的企稳回升,国家经济发展好,民航发展就好;二是得益于出台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及时、有力、有效;三是得益于各方面尤其是地方政府发展民航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四是得益于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以及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与和谐度明显提高